活$化

◆文:上海仔仔 


保育,本是為了保存歷史的生命,在面對現實的市場發展,拒絕事物所盛載的豐富層次被短視私利無情剷走、消失於社會,理應接近固本培元,並非僅有冠冕升格成為古蹟,人面全非的翻修之法。


現時眾多這些單件頭式的古蹟項目,都是以專家規劃的工程方式來辦,看不到硬體修繕,也可以是透過鼓勵社區居民業主種種持分者共同參與、持續點滴進行,反過來又打造維繫社區,來個軟硬合一。(平常唐樓補養,不正是長期被重建思維和利誘所抑?)現時相反一聲保育,歷史往往反遭建築圍板所忽然隔斷。大翻新的變面,更可能加劇人們對社區轉變的陌生唏噓,說穿就是新用途要進佔,需要引入新改動,建築物的歷史生命其實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這不獨乎建築物的外觀改動如何,更是保育項目跟社區脈絡的關係基礎問題。至於日後得要自付盈虧的邏輯,更見政府連保育項目也欠承擔的決心。

油麻地戲院放鹹戲本非有吸引力的歷史題材?中區警局監倉其實不是很好正視(何況是前朝)殖民政府歷史陰暗面的香港保育課堂?政府山合署,作為香港推動檔案法的現成硬件,不是更有意義?目前這些建築物的改造復修模式,其實同時也在進行一種本土歷史的淨化,往往暗裡已給轉換成貴價高檔次的消費場所的做法行方便,為進駐者的生意經盤算舖路。上海街尾太子排唐樓,明明收不足八成,卻說要活化,無厘頭做茶居喎!就如灣仔和昌大押,最近爆出天臺被私人佔用,訪客被餐廳職員干涉。但事件著眼處,不該單是天台是否又是私人擁有的公共空間的荒唐帳,建築物可是市區重建局用公帑買下來的!騎樓作為一種嶺南民間建築智慧,本就與生活環境質素緊密相關,但現在是誰在和昌的騎樓享受這種歷史的情調?尖沙咀水警總部的商場改建,不獨任由商家竄改砌湊歷史,地價本已食了政府一著,殊不知還有那批出50年沒限營運權,現在才發覺長實不用8年就會回本,餘下40年淨賺!我們的歷史資產,就是這樣被賤價市場化!只許大財團抓大錢!未來無論中環摩地大廈是不是要建,天星皇后都被拆了,無論是主題公園嚇人的超現實堆疊,或新天星採第一代天星的復古設計,你見到歷史在市場手裡,不過是一種供人消費的符記,唯欠就是歷史感。

那天浸大中醫藥學院承辦的雷生春堂重開時,就有浸大視覺藝術學院學生特地向開幕貴賓請願,原來他們已落腳七年的前皇家空軍軍官俱樂部啟德校園,政府決定不予續約,改以市價招租。更混帳是藝發局不但不意識到要支持學生保留合適的校園,反更想接手租用地方,連自己工作本份都忘了。正如領匯一樣,就又是唔算政府賤賣上市那一筆帳,好搞唔搞搞尋味的公關秀,自然勾起大眾見著他們為了利益最大化而把那些中小家庭街坊式小店一路在其下商場趕盡殺絕的怒火。社會責任,其實在於每個人在每崗位上的良心。雷生春堂有義診安排回贈社區是好事,但社區不只可以是保育項目的邊緣受益者,而其實更本可以是主體、主角,讓保育活化,來得更社區。

藝術長期都是「蘇豪化」幫兇,當文化不斷墜落油麻地,街坊,你也要小心(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