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師傅與你: 擔櫈仔霸頭位,學整花牌


〔編者按:阿三畢業於中文大學藝術系,以新詩、散文及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曾任香港美術教育協會計劃主任。他是「香港文學館工作室」成員,於剛過的「南區文學徑.創意寫作及花牌創作」計劃,「脅持」黃師傅走訪六間參與學校,把作家事蹟與文學作品融入民間地道花牌,並於海濱公園展出,強調文字、文學與大眾生活緊密的關係。這期「黃生與你」,我們邀他來寫寫他跟黃生合作無間下的一點教學小觀察。〕

提及花牌,不少同學即時笑說:「係咪死人果啲?」,的確,花牌分紅、白兩種,學生對此逐漸式微的東西有點反應,亦是好事。現在學校視藝課程不斷革新,坊間又多藝團舉辦形形式式的活動給年青人開眼界,塑膠彩、裝置或電腦藝術等,都不見得稀奇;然而,傳統花牌的開竹劈竹、削竹紮竹、摺釘銻花,反而引起同學的興趣;真是古老當時髦,間間學校的同學紛紛爭崩頭搶著要學做。黃師傅慢慢講,學生慢慢做,做不來,黃師傅再慢慢講,他們再慢慢試,做到得為止。


  花牌製作著重手藝而非創意,既重複又消耗時間的工序何解更引人入勝?有學生說:「我唔想用腦,不斷坐係度係咁摺既野就最啱我。」完成後看見閃閃生輝,七彩耀眼的花牌,學生滿足踏實。如果反樸歸真,還原基本步的「勞作式」創造,更勝讓人發揮想像的繪畫或塑造,讓學生更容易進入藝術創作的狀態,體會成功感,這,是不是正正告訴我們,現在香港的教育過於充實?師生每天追追趕趕,完全沒有讓學生消化,或根本沒有讓知識沉澱轉化的空間?現在的藝術教育,是否過於講求創意思維,而同時忽略了、忘記了一些創作最根本的元素:專注?